当热浪席卷大地,时节也步入四季中最为炽烈的篇章――“三伏”。万物如何在这极致的炎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,古人的降“伏”之道给予我们无限的启发。 “三伏”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国 “三伏”源自古人对天文气象的精密观测与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,按照“干支纪日法”来确定。一般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,合起来称为“三伏”。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“庚”字的日子,而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。这一计算方法使得“三伏”的日期每年都有所不同,但大致都在阳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。 “三伏”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国。据《史记秦纪六》记载:“秦德公二年初伏。”秦德公是秦宪公之子、秦武公之弟,他在位期间对秦国有着重要贡献,包括迁都雍城和在历法中设置伏日。根据《汉书郊祀志》所言:“秦德公既立……用三百牢于~,作伏词。”这里的“伏词”即指伏日的祭祀活动,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帝王在“三伏”时节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,以此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安康,免受热毒恶气之害。 “伏”字早期代表了“伏藏”之意,即阴气受阳气所迫而暂时隐藏于地下。这一观念在《汉书》中也有体现:“伏者,谓阴气将起,迫于残阳而未得升。故为藏伏,因名伏日。”这解释了为何在“三伏”天这样炎热的时节,称之为“伏”。唐代张守节在《史记正义》记载:“六月三伏之节起,秦德公为之,故云初伏。伏者,隐伏避盛暑也。”这里也详细解释了“三伏”的起源和含义,指出是为了隐伏避盛暑而设立的节气,这段时间阳气至极,阴气受迫而藏伏,天气酷热难耐,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,以避暑气。
|